期刊名称:科技金融政策与新质量发展
关于作者:
黄旭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徐海东(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与战略研究所)
摘要:构建发展新质量和推动新质量发展的金融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眼点。本文以生产力理论和新生产力内涵为基础,构建了我国新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测算了城市新品质新产品发展指数。匹配2009-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优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路径。实证研究发现,科技和金融政策显着促进了新城市新品质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科技和金融政策对新生产力的影响机制可以概括为技术进步效应、改进型技术效率提升效应和规模效率提升效应,即科技和金融政策降低了寻找新生产力的成本。因素,优化投入产出效率,加强协同配合与协作,促进知识溢出,最终促进新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生产力发展对科技和金融政策的营商环境、资源错配和发展活力差异存在显着差异。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到科技与金融结合点,不断提高新生产力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科技与金融政策;新的品质生产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
01
研究背景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决定。形成新生产力需要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技创新,而是基础科学、前沿技术、潜力巨大的颠覆性技术。无论是新兴技术的研发、科技成果的转化,还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都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 2010年,科技部五部委印发《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实施方案》。 2011年,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上海、深圳、江苏省等16个地区成为首批科技金融推动区。结合试点地区,探索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对接新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新股鑫东财配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6年,郑州、厦门、宁波等9个城市成为第二批试点地区。相关试点地区出台科技金融资源配置、科技融资平台建设等政策,提升科技金融整体水平。近年来,国家系统统筹协调,在金融领域持续改革创新,加快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为新生产力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 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金融体系。在此背景下,厘清科技金融政策对新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对于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激活高质量发展潜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潜在的。
/////
02
主要内容
本文以生产力理论和新生产力为基础,建立了我国新的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9年至202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测算本市新生产性产品发展指数打新股鑫东财配资股票鑫东财配资,测算我国及四大经济区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和新生产性生产力发展水平头部城市的走势。结合《推进科技金融试点实施方案》,研究科技金融政策对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以及金融政策对新优质用途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认为,技术进步机制、技术效率机制、规模效率机制是科技与金融政策作用的核心逻辑。推动新生产力发展是金融服务发展的关键。进步、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机制路径。
/////
03
结论与看法
研究发现,推动科技金融试点政策显着促进了试点城市新生产力的发展大智慧鑫东财配资,对于科技金融战略发展的驱动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路径分析表明,科技金融政策降低要素寻找成本,优化投入产出效率,加强协同合作,促进知识溢出,逐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最终促进城市新生产力发展。异质性分析解释了不同商业环境、不同资本错配、不同发展能级的城市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程度不同。首先,具有良好营商环境的城市科技政策能够更好地发挥生产力效应,体现了生产力发展与制度环境密不可分。二是资本高度错配的城市科学金融政策难以发挥作用,体现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要素科技金融。三是高发展能级城市开展科技金融试点的政策效果更加显着,说明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主体的水平螺纹钢期货鑫东财配资,也印证了实现的难度。新生产力水平全面发展。
/////
04
边际贡献
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1)考察科技和金融政策的生产力发展效应,将定量研究拓宽到城市层面,为更好发挥金融力量的战略动力提供实证基础。 (2)以生产力发展理论为基础,构建技术金融政策的新生产金融政策理论研究框架,是对现有新生产影响因素研究的有益补充。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3)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方面系统探讨了科技金融对新质量和生产力的作用机制。结合营商环境、资源错配和城市发展能级特点,进行异质分析。理解科技金融与城市新的优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联系,有助于丰富实体经济发展研究,服务科技金融实体经济。
/////
报价信息
黄旭亮,徐海东。科技发展与金融政策与新生产力发展[J].金融理论,2025,41(1):47-58。
公众号编辑|港丝
内容、评论 |石秀华,朱英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ON and AND》(论与与)是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主办、浙江财经大学主办的经济类期刊。综合评价人文社会科学AMI核心期刊(A)、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财经丛”致力于打造前沿、特色鲜明的“新财经战略”高水平研究成果展示平台。目标助力优秀学术人才成长,推动财经学科转型升级。目前主要有理论经济、应用经济、财税、金融投资、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企业管理、政府控制等栏目。
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莅临指导。
提交网址:
文章原创于金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http://haimianbeibei.com/